•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领导
    • 历任领导
    • 管理机构
    • 主要职能
  • 师资队伍
    • 队伍概况
    • 系室设置
    • 专家人才
    • 研究生导师
    • 团队·师生风采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学生科创
  • 学科建设
    • 学科简介
    • 学科动态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科研项目
    • 科研动态
    • 学术报告
  • 党群工作
    • 党务动态
    • 党员知识问答
    • 工会活动
  • 招生就业
    • 就业指导
    • 就业信息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学校就业信息网
  • 团学工作
    • 团委学生会
    • 团情团务
    • 创新创业
    • 日常管理
    • 奖励资助
    • 社会实践
    • 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 规章制度
    • 学生工作
    • 生物科普
  • 学生风采
    • 讲述生科人的故事
    • 升学榜
    • 生命之星
学校主页| English
学校主页| English|
  •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历任领导
    管理机构
    主要职能
  • 师资队伍
    队伍概况
    系室设置
    专家人才
    研究生导师
    团队·师生风采
  •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学生科创
  • 学科建设
    学科简介
    学科动态
  • 科学研究
    科研成果
    科研项目
    科研动态
    学术报告
  • 党群工作
    党务动态
    党员知识问答
    工会活动
  • 招生就业
    就业指导
    就业信息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学校就业信息网
  • 团学工作
    团委学生会
    团情团务
    创新创业
    日常管理
    奖励资助
    社会实践
    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规章制度
    学生工作
    生物科普
  • 学生风采
    讲述生科人的故事
    升学榜
    生命之星

团情团务

  • 团委学生会
  • 团情团务
  • 创新创业
  • 日常管理
  • 奖励资助
  • 社会实践
  • 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 规章制度
  • 学生工作
  • 生物科普
团情团务
  • 团委学生会
  • 团情团务
  • 创新创业
  • 日常管理
  • 奖励资助
  • 社会实践
  • 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 规章制度
  • 学生工作
  • 生物科普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团学工作 > 团情团务 > 正文

生命科学学院开展“做‘川农大精神’新传人”示范性团日活动

作者: 审稿:smkx 点击:次 发布时间:2020-09-21 11:40

9月17日中午,学院109会议室传来杨婉身教授的声音,年近80的老教授在讲台上生动地诉说着川农迁雅安建校艰辛历史,台下满座的老师同学屏息凝神的听着,跟随着她的讲述,仿佛大家又回到了那个艰苦又闪烁光芒的年代。

在“川农大精神”命名二十周年之际,为传承“川农大精神”,进一步增强团员青年思想建设,学院组织了一场以“做‘川农大精神’新传人”的示范性团日活动,以“川农大精神”的现实体现与感悟分享为核心,通过主题微团课、感悟分享、互动提问、诗词朗诵等多种形式展开。原生命科学与理学院院长杨婉身教授受邀为学院团员青年们讲述她心中的“川农大精神”。院党委副书记朱长文、党委办全体老师、学生主席团全体成员及2018-2019级各班团员青年等共计200余人参与。

切身体悟,老教授传递精神之炬

活动伊始,杨婉身教授以“我眼中的川农大精神”为题,结合其亲身经历叙述川农大精神的产生、变化以及现实意义,为全院团员青年上了一堂生动感人的微团课。“特殊的成长经历让我对川农大精神有深刻的理解”杨婉身以颜济教授、荣廷昭院士等老一辈川农人艰苦奋斗的故事为例,生动描述了川农人扎根雅安发展的艰辛历史,从学院人才培养谈到学科发展,深刻体现了“川农大精神”在学校成长过程中的凝聚力与指引力。她向全体团员青年提出:“争当‘川农大精神’新传人并非高大上的口号,而需要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坚守爱国热忱,不落点滴奉献,保持奋进姿态,时刻求实自省。”在场老师、同学备受鼓舞,深受感染。

朱长文就杨老师的讲述与团员青年分享所思所感,并表示:“传承和发展‘川农大精神’,生科学子义不容辞。希望各位团员青年深刻领悟精神奥义,勇担传承薪火之重任,将‘川农大精神’融入到学习与工作当中,努力奋斗。”

努力奋斗,新一代紧抓精神火把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最根本是要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学生干部代表曾新悦就“川农大精神”如何在学生工作传承与体现进行分享,并依据“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精神在学生工作中的体现做出具体论证。

优秀抗疫志愿者代表栾晓萱结合自身实际,讲述了疫情期间在医院进行志愿服务的所闻所思所感。在抗疫志愿服务过程中,她以实践行动时刻践行“川农大精神”,极具感染力的分享,让现场气氛一度升温,“正因为我是川农人,所以我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川农大”,她认为:“‘川农大精神’不仅在川农人身上,也体现在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身上”。

深化学习,扎实融入感悟分享思想教育

为使团员青年深入学习“川农大精神”,活动开展文件学习与视频观看等领学环节,并在领学文件精神后进行“川农大精神”知识问答,以检验和巩固所学内容。现在气氛活跃,同学们纷纷踊跃回答。此外,本次团日活动增加朗诵表演与歌曲演唱,旨在提升活动趣味性的同时增加思想传递的感染力,一曲全体合唱的《相聚在桂花飘香的时节》让活动气氛达到顶峰。生物201802小班团支书王雨佳在活动后谈到:“此次示范性团日活动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增进了我对“川农大精神”深层了解,也为我指明了未来学习和工作的方向,传承和践行‘川农大精神’是每一个川农学子的责任。”


杨婉身教授讲述“川农大精神”微团课

学生代表曾新悦分享“川农大精神”感悟

优秀抗疫志愿者栾晓萱分享“川农大精神”感悟



友情链接:

  • 四川农业大学
  • 教务处
  • 图书馆
  • 就业信息网
  • 教育部
  • 中国植物学会
  • 中国动物学会
  • 中国遗传学会
  • 中国农学会
  • 中国微生物学会
  •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
  • 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
  • 联系我们

  • 雅安校区:
  • 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 电话:0835 2886136/2885601
  • 邮编:625014
  • 成都校区:
  • 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 电话:028-86291268
  • 邮编:611130

学院微信

学院微博

© 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