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领导
    • 历任领导
    • 管理机构
    • 主要职能
  • 师资队伍
    • 队伍概况
    • 系室设置
    • 专家人才
    • 研究生导师
    • 团队·师生风采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学生科创
  • 学科建设
    • 学科简介
    • 学科动态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科研项目
    • 科研动态
    • 学术报告
  • 党群工作
    • 党务动态
    • 党员知识问答
    • 工会活动
  • 招生就业
    • 就业指导
    • 就业信息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学校就业信息网
  • 团学工作
    • 团委学生会
    • 团情团务
    • 创新创业
    • 日常管理
    • 奖励资助
    • 社会实践
    • 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 规章制度
    • 学生工作
    • 生物科普
  • 学生风采
    • 讲述生科人的故事
    • 升学榜
    • 生命之星
学校主页| English
学校主页| English|
  •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历任领导
    管理机构
    主要职能
  • 师资队伍
    队伍概况
    系室设置
    专家人才
    研究生导师
    团队·师生风采
  •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学生科创
  • 学科建设
    学科简介
    学科动态
  • 科学研究
    科研成果
    科研项目
    科研动态
    学术报告
  • 党群工作
    党务动态
    党员知识问答
    工会活动
  • 招生就业
    就业指导
    就业信息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学校就业信息网
  • 团学工作
    团委学生会
    团情团务
    创新创业
    日常管理
    奖励资助
    社会实践
    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规章制度
    学生工作
    生物科普
  • 学生风采
    讲述生科人的故事
    升学榜
    生命之星

培养方案

  • 本科生培养
    专业设置
    精品课程
    教学成果
    教学实践
  • 研究生培养
    培养方案
    研究生规章制度
  • 学生科创
培养方案
  • 本科生培养
    专业设置
    精品课程
    教学成果
    教学实践
  • 研究生培养
    培养方案
    研究生规章制度
  • 学生科创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培养方案

研究生培养方案

  • 博士

    生物学(0710)

    一、学科简介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功能、行为、发育、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等的科学。

    我校生物学学科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90年获农业生物物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建成博士后流动站,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植物学分别于2004年和2008年被遴选为四川省重点学科。我校以农业生物科学为主要支撑的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ESI排名位列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目前,本学科点设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学等6个二级学科,以及生物资源化学1个自设二级学科。现已形成一支职称、年龄和学缘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85人,其中35岁以下22人,35~50岁47人,51~60岁16人;具有博士学位69人,其中来自外校博士37人;正高级职称34人,副高级职称33人;有博士生导师25名,硕士生导师72名;具海外留学经历4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四川省千人计划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5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1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省部共建教育部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各1个,配有10000余平方米教学科研实验用房、10余亩试验基地以及价值5000余万元的仪器设备。近5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0余篇。与美国、德国、荷兰、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有多名国外专家来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

    本学科紧紧围绕“立足西南、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把握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顺应国家、区域及行业发展需求,研究农业科学中的重大生物学基础问题,形成特色明显的学科研究方向,实现在农业生物学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重点领域的突破,显著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全面提升生物学学科整体实力,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二、培养目标

    1.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强,恪守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2.具备坚实宽广的生物学科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生物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前沿,了解生物学科相关的知识产权与研究伦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科研项目设计能力和扎实的科研实践技能。

    3.具有较强的科学思维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良好的探索能力和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从事生物学科领域内的科研课题,开展生物学相关的科研、教学、生产和管理等方面工作。

    4.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流利阅读和理解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外文文献,具有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三、学科方向

    学科方向

    研究内容

    招生单位

    植物学

    (070101)

    系统与进化植物学;资源植物学;植物化学与成份分析;植物生理与生物技术

    生命科学学院

    农学院

    小麦研究所

    动物学

    (070102)

    水生动物学;濒危动物保护;动物功能基因;动物分子生态与适应性进化

    生命科学学院

    微生物学

    (070105)

    生物固氮;微生物资源与利用;能源微生物;环境微生物

    资源学院

    遗传学

    (070107)

    植物遗传学;动物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

    农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70110)

    植物分子生物学;功能基因与分子调控;蛋白质与酶工程;应用生物化学

    生命科学学院

    农学院

    水稻研究所

    小麦研究所

    玉米研究所

    生物物理学

    (070111)

    分子生物物理学;动物分子免疫;植物基因发掘和功能分析;农业生物物理新技术、新方法及其应用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资源化学

    (0701Z1)

    生物资源化学评价;生物活性成分与功能;生物基化学品开发与利用

    理学院

    四、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

    学期

    任课

    教师

    备注

    必

    修

    课

    公共

    必修课

    中国概况

    China Panorama

    2

    2

    英语

    教研组

    留学生

    汉语基础

    Basic Chinese

    3

    1

    英语

    教研组

    留学生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Chinese Marxism and Contemporary China

    2

    1

    政治

    教研组

    统招生

    英语

    English

    3

    1

    英语

    教研组

    统招生

    基础课

    现代生命科学理论与技术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Modern Life Science

    2

    1

    周永红

    徐怀亮


    专业课

    生命组学理论与技术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the Omics in Life Science

    2

    1

    陈学伟

    蔡 易

    双语

    选

    修

    课

    公共

    选修课

    生物信息学与基因组学

    Bioinformatics and Genomics

    2

    1

    李明洲

    唐茜子

    双语

    高级植物分子生物学

    Advanced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2

    1

    王 强

    吴 琦

    全英文

    高级动物分子生物学

    Advanced Animal Molecular Biology

    2

    1

    黄志清

    姜延志

    全英文

    专业

    选修课

    植物学研究进展

    Progress in Plant Science

    2

    1

    丁春邦

    杨瑞武


    动物学研究进展

    Progress in Biology

    2

    1

    温安祥


    微生物学研究进展

    Progress in Microbiology

    2

    1

    陈 强


    分子演化

    Molecular Evolution

    2

    1

    李 英

    凡 星


    跨学科

    选修课

    可根据需要,在全校范围内其他学科博士生课程设置中选修课程

    五、重要环节

    环 节

    学 分

    学 期

    负责人

    科研诚信与学术道德教育

    0

    1

    培养单位分管研究生工作的负责人

    研究生班讨论

    2

    2

    二级学科或培养单位指定的负责人

    中期考核

    0

    3

    培养单位分管研究生工作的负责人

    开题报告

    0

    3

    培养单位分管研究生工作的负责人

    学术活动

    2

    5

    研究生导师或导师组

    具体要求参照研究生院发【2018】3号《关于规范研究生重要培养环节的意见》执行。

    六、毕业授位条件

    (一)学分与成绩

    学制

    (基本修业年限)

    最长

    修业年限

    毕业

    学分

    必修课

    学分

    重要环节

    学分

    及格成绩

    标准

    3

    6

    17

    9

    4

    60

    (二)完成所有重要环节并开题报告后满一年;

    (三)学位论文达到本学科学位论文要求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四)毕业授位

    1.完成以上(一)(二)(三)要求可以申请毕业;

    2.达到以下条件者可申请授予学位:

    (1)普通招考及申请审核制博士生:以第一作者在SCI收录刊物上发表与研究内容相关的影响因子1.0以上论文1篇;或影响因子1.0以下论文2篇;或影响因子1.0以下论文1篇,并同时在CSCD收录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

    (2)硕博连读博士生:以第一作者在SCI收录刊物上发表与研究内容相关的影响因子1.5以上论文1篇;或影响因子1.0以上论文2篇;或影响因子1.0以上论文1篇,并同时在CSCD或EI收录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

    (3)其他要求同学校标准。


    生物学(0710)

    一、学科简介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功能、行为、发育、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等的科学。

    我校生物学学科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90年获农业生物物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为博士后流动站,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植物学分别于2004年和2008年被遴选为四川省重点学科。以农业生物科学为主要支撑的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ESI排名位列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目前,本学科点设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学等6个二级学科,以及生物资源化学1个自设二级学科。现已形成一支职称、年龄和学缘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85人,其中35岁以下22人,35~50岁47人,51~60岁16人;具有博士学位69人,其中来自外校博士37人;正高级职称34人,副高级职称33人;有博士生导师25名,硕士生导师72名;具海外留学经历4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四川省千人计划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5人、后备人选11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1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省部共建教育部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各1个,配有10000余平方米教学科研实验用房、10余亩试验基地以及价值5000余万元的仪器设备。近5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0余篇。与美国、德国、荷兰、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每年有多名国外专家来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

    本学科围绕“立足西南、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把握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顺应国家、区域及行业发展需求,研究农业科学中的重大生物学基础问题,形成特色明显的学科研究方向,实现在农业生物学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重点领域的突破,显著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全面提升本学科整体实力,为我校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二、培养目标

    1. 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强,恪守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2. 具有较坚实、系统的生物学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系统了解所涉及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掌握开展生物学科学研究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分析方法;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技术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

    3. 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兴趣,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实践动手、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在生物学相关领域胜任教学、科研、生产和管理工作。

    4. 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和理解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外文文献,开展学术交流。

    三、学科方向

    学科方向

    研究内容

    招生单位

    植物学

    (070101)

    系统与进化植物学;资源植物学;植物化学与成份分析;植物生理与生物技术

    生命科学学院

    农学院

    小麦研究所

    动物学

    (070102)

    水生动物学;濒危动物保护;动物功能基因;动物分子生态与适应性进化

    生命科学学院

    微生物学

    (070105)

    生物固氮;微生物资源与利用;能源微生物;环境微生物

    资源学院

    遗传学

    (070107)

    植物遗传学;动物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

    农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70110)

    植物分子生物学;功能基因与分子调控;蛋白质与酶工程;应用生物化学

    生命科学学院

    农学院

    水稻研究所

    小麦研究所

    玉米研究所

    生物物理学

    (070111)

    分子生物物理学;动物分子免疫;植物基因发掘和功能分析;农业生物物理新技术、新方法及其应用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资源化学

    (0701Z1)

    生物资源化学评价;生物活性成分与功能;生物基化学品开发与利用

    理学院

    四、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

    学期

    任课

    教师

    备注

    必

    修

    课

    公共

    必修课

    中国概况

    China Panorama

    2

    2

    英语

    教研组

    留学生

    汉语基础

    Basic Chinese

    3

    1

    英语

    教研组

    留学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Research 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2

    1

    政治

    教研组

    统招生

    英语

    English

    3

    1

    英语

    教研组

    统招生

    基础课

    现代生物学理论与技术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Modern Biology

    2

    1

    周永红

    丁春邦


    高级生物化学

    Advanced Biochemistry

    2

    1

    晏本菊

    陈 惠

    专业课

    生命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Life Science

    2

    2

    杨明耀

    蔡 易

    0710

    高级植物学

    Advanced Botany

    2

    2

    杨瑞武

    袁 明

    071001

    高级动物学

    Advanced Zoology

    2

    2

    王 勤

    温安祥

    071002

    高级微生物学

    Advanced Microbiology

    2

    1

    马孟根

    071005

    高级遗传学

    Advanced Genetics

    2

    2

    李 英

    071007

    高级分子生物学

    Advanced Molecular Biology

    2

    2

    张军杰

    单 志

    071010

    0710Z1

    高级生物物理学

    Advanced Biophysics

    2

    2

    杜小刚

    071011

    选

    修

    课

    公共

    选修课

    高级动物生理学

    Advanced Animal Physiology

    2

    1

    王 迅

    武佳韵


    高级植物生理学

    Advanced Plant Physiology

    2

    2

    文 涛

    黄 燕

    高级生物统计及试验设计(植物方向)

    Advanced Biostatistics and Experimental Design(For Plant Science)

    2

    1

    刘永建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of Molecular Biology

    2

    2

    李立芹

    吴 琦

    科技文献检索

    Information Retrieva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

    1

    谭 静

    张永红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

    Sociology and Chinese Society

    1

    2

    慕 课

    批创思维导论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Thinking and Creativity

    1

    2

    专业

    选修课

    专业

    选修课

    高级植物细胞生物学

    Advanced Plant Cell Biology

    2

    1

    张怀渝


    高级动物细胞生物学

    Advanced Animal Cell Biology

    2

    1

    孟风艳


    生物显微技术

    Biological Microscopy Techniques

    2

    2

    廖进秋


    选修课

    分子免疫与代谢

    Molecular Immunity and Metabolism

    2

    2

    卜贵鲜


    专业英语与论文写作

    Professional English and Scientific Paper Writing

    2

    1

    繁晓兰

    姜延志


    植物次生代谢

    Plant Secondary Metabolism

    1

    2

    李成磊


    现代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1

    2

    辜运富


    高级生物信息学

    Advanced Bioinformatics

    2

    1

    刘汉梅

    孔繁丽


    生物资源化学

    Bioresource Chemistry

    2

    2

    张 利


    跨学科

    选修课

    可根据需要,在全校范围内其他学科硕士生课程设置中选修课程

    五、重要环节

    环 节

    学 分

    学 期

    负责人

    科研诚信与学术道德教育

    0

    1

    培养单位分管研究生工作的负责人

    研究生班讨论

    2

    2

    二级学科或培养单位指定的负责人

    中期考核

    0

    3

    培养单位分管研究生工作的负责人

    开题报告

    0

    3

    培养单位分管研究生工作的负责人

    学术活动

    2

    5

    研究生导师或导师组

    具体要求参照研究生院发【2018】3号《关于规范研究生重要培养环节的意见》执行。

    六、毕业授位要求

    (一)学分与成绩

    学制

    (基本修业年限)

    最长

    修业年限

    毕业

    学分

    必修课

    学分

    重要环节

    学分

    及格成绩

    标准

    3

    4

    26

    13

    4

    60

    (二)完成所有重要环节并开题报告后满一年;

    (三)学位论文达到本学科学位论文要求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四)毕业授位

    1.完成以上(一)(二)(三)要求可以申请毕业;

    2.达到学校规定的授位条件者可申请授予学位。

  • 学术学位硕士

生物学(0710)

一、学科简介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功能、行为、发育、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等的科学。

我校生物学学科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90年获农业生物物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为博士后流动站,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植物学分别于2004年和2008年被遴选为四川省重点学科。以农业生物科学为主要支撑的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ESI排名位列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目前,本学科点设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学等6个二级学科,以及生物资源化学1个自设二级学科。现已形成一支职称、年龄和学缘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85人,其中35岁以下22人,35~50岁47人,51~60岁16人;具有博士学位69人,其中来自外校博士37人;正高级职称34人,副高级职称33人;有博士生导师25名,硕士生导师72名;具海外留学经历4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四川省千人计划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5人、后备人选11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1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省部共建教育部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各1个,配有10000余平方米教学科研实验用房、10余亩试验基地以及价值5000余万元的仪器设备。近5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0余篇。与美国、德国、荷兰、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每年有多名国外专家来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

本学科围绕“立足西南、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把握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顺应国家、区域及行业发展需求,研究农业科学中的重大生物学基础问题,形成特色明显的学科研究方向,实现在农业生物学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重点领域的突破,显著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全面提升本学科整体实力,为我校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二、培养目标

1. 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强,恪守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2. 具有较坚实、系统的生物学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系统了解所涉及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掌握开展生物学科学研究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分析方法;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技术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

3. 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兴趣,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实践动手、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在生物学相关领域胜任教学、科研、生产和管理工作。

4. 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和理解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外文文献,开展学术交流。

三、学科方向

学科方向

研究内容

招生单位

植物学

(070101)

系统与进化植物学;资源植物学;植物化学与成份分析;植物生理与生物技术

生命科学学院

农学院

小麦研究所

动物学

(070102)

水生动物学;濒危动物保护;动物功能基因;动物分子生态与适应性进化

生命科学学院

微生物学

(070105)

生物固氮;微生物资源与利用;能源微生物;环境微生物

资源学院

遗传学

(070107)

植物遗传学;动物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

农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70110)

植物分子生物学;功能基因与分子调控;蛋白质与酶工程;应用生物化学

生命科学学院

农学院

水稻研究所

小麦研究所

玉米研究所

生物物理学

(070111)

分子生物物理学;动物分子免疫;植物基因发掘和功能分析;农业生物物理新技术、新方法及其应用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资源化学

(0701Z1)

生物资源化学评价;生物活性成分与功能;生物基化学品开发与利用

理学院

四、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

学期

任课

教师

备注

必

修

课

公共

必修课

中国概况

China Panorama

2

2

英语

教研组

留学生

汉语基础

Basic Chinese

3

1

英语

教研组

留学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Research 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2

1

政治

教研组

统招生

英语

English

3

1

英语

教研组

统招生

基础课

现代生物学理论与技术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Modern Biology

2

1

周永红

丁春邦


高级生物化学

Advanced Biochemistry

2

1

晏本菊

陈 惠

专业课

生命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Life Science

2

2

杨明耀

蔡 易

0710

高级植物学

Advanced Botany

2

2

杨瑞武

袁 明

071001

高级动物学

Advanced Zoology

2

2

王 勤

温安祥

071002

高级微生物学

Advanced Microbiology

2

1

马孟根

071005

高级遗传学

Advanced Genetics

2

2

李 英

071007

高级分子生物学

Advanced Molecular Biology

2

2

张军杰

单 志

071010

0710Z1

高级生物物理学

Advanced Biophysics

2

2

杜小刚

071011

选

修

课

公共

选修课

高级动物生理学

Advanced Animal Physiology

2

1

王 迅

武佳韵


高级植物生理学

Advanced Plant Physiology

2

2

文 涛

黄 燕

高级生物统计及试验设计(植物方向)

Advanced Biostatistics and Experimental Design(For Plant Science)

2

1

刘永建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of Molecular Biology

2

2

李立芹

吴 琦

科技文献检索

Information Retrieva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

1

谭 静

张永红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

Sociology and Chinese Society

1

2

慕 课

批创思维导论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Thinking and Creativity

1

2

专业

选修课

专业

选修课

高级植物细胞生物学

Advanced Plant Cell Biology

2

1

张怀渝


高级动物细胞生物学

Advanced Animal Cell Biology

2

1

孟风艳


生物显微技术

Biological Microscopy Techniques

2

2

廖进秋


选修课

分子免疫与代谢

Molecular Immunity and Metabolism

2

2

卜贵鲜


专业英语与论文写作

Professional English and Scientific Paper Writing

2

1

繁晓兰

姜延志


植物次生代谢

Plant Secondary Metabolism

1

2

李成磊


现代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1

2

辜运富


高级生物信息学

Advanced Bioinformatics

2

1

刘汉梅

孔繁丽


生物资源化学

Bioresource Chemistry

2

2

张 利


跨学科

选修课

可根据需要,在全校范围内其他学科硕士生课程设置中选修课程

五、重要环节

环 节

学 分

学 期

负责人

科研诚信与学术道德教育

0

1

培养单位分管研究生工作的负责人

研究生班讨论

2

2

二级学科或培养单位指定的负责人

中期考核

0

3

培养单位分管研究生工作的负责人

开题报告

0

3

培养单位分管研究生工作的负责人

学术活动

2

5

研究生导师或导师组

具体要求参照研究生院发【2018】3号《关于规范研究生重要培养环节的意见》执行。

六、毕业授位要求

(一)学分与成绩

学制

(基本修业年限)

最长

修业年限

毕业

学分

必修课

学分

重要环节

学分

及格成绩

标准

3

4

26

13

4

60

(二)完成所有重要环节并开题报告后满一年;

(三)学位论文达到本学科学位论文要求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四)毕业授位

1.完成以上(一)(二)(三)要求可以申请毕业;

2. 满足本学科创新成果授位要求;

3.达到学校规定的授位条件者可申请授予学位。

七、创新成果授位要求

(一)已满学制年限者

须符合下述条件之一:

1. 以学位论文相关内容在CSCD收录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物理第一作者),或在中科院分区大类TOP期刊参与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在中科院分区非TOP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物理排名前三);

2. 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排名前三位);

3. 以学位论文相关内容参加省级及以上竞赛并获奖;

4. 经学院学术分委员会讨论并认定的其他成果。

 (二)未满学制年限者

应满足《硕士研究生管理办法》关于创新成果要求基础上,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 以学位论文相关内容在中科院分区大类TOP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物理第一作者);

2. 在自然指数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物理排名前三)。

 



 

[ 1 2 ]

友情链接:

  • 四川农业大学
  • 教务处
  • 图书馆
  • 就业信息网
  • 教育部
  • 中国植物学会
  • 中国动物学会
  • 中国遗传学会
  • 中国农学会
  • 中国微生物学会
  •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
  • 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
  • 联系我们

  • 雅安校区:
  • 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 电话:0835 2886136/2885601
  • 邮编:625014
  • 成都校区:
  • 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 电话:028-86291268
  • 邮编:611130

学院微信

学院微博

© 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