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学院第十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答辩在12教302举行,学院党委副书记朱长文,优佳教育创始人、校友肖玲,专业教师韩兴发、李昊洲及学院科创负责老师等8人担任评委。
本届大赛覆盖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生态环保及文化创意五大方向,自6月启动以来,共吸引全院30余支团队、500余名同学参与。经材料初审与复赛网评,13支团队晋级决赛答辩,经过决赛激烈角逐,“疫针增效”“蓝神兴芦”等5支优秀团队脱颖而出,成功入围校赛。
决赛采用“5+3”答辩模式,各团队围绕技术需求与市场痛点,通过PPT路演,围绕市场痛点,从问题提出、市场调研、技术方案到商业模式构建,系统展示了项目创业计划、实践成效及应用前景。 “疫针增效”团队研发的GnRH免疫去势疫苗,为畜牧业降本增效提供了“川农方案”;“蓝神兴芦”团队借马蓝良种繁育激活芦山乡村产业;而“翼享新生”团队发起的全球鸟类数字孪生联盟,则开创生物多样性保护新范式;“野知雅·野核丫”,构建“自然教育+公民科学”平台,助力本土生物多样性守护……各团队以扎实的调研与创新的思维,生动诠释了青年一代回应国家战略的担当与智慧。答辩过程中,评委则从社会价值、创新意义、商业可行性等维度进行专业评审,并结合“挑战杯”省赛、国赛要求提出优化建议。
赛后,肖玲结合“挑战杯”等创业赛事特点进行经验分享。她指出,优秀的创业项目应立足真实社会痛点,做好深度调研,推动技术、市场与价值的深度融合,并在持续打磨中实现项目落地。她鼓励团队秉持“敢想敢干、善作善成”的生科精神,不断精进,冲刺更高赛事平台。
青春因挑战而精彩,创新因使命而澎湃。学院将持续以“挑战杯”等竞赛为重要载体,完善“课堂-科研-竞赛-孵化”全链条育人体系,引导广大学子在科创报国的实践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