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星火”志愿服务队走进雅安烈士陵园“星育青鸟·红绸映梦”夏令营,为营内小朋友们精心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法庭”实践课。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丰富孩子们的暑期学习生活,增强未成年人的法治观念与自我保护意识。
课程伊始,大学生志愿者以“什么是法庭?”这一问题引发小朋友们的思考。随后,他们借助卡通动画短片和简易板书,用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场景举例,通俗易懂地解读了法庭的构成:“坐在最高位置、戴着小徽章的是法官,负责判断谁对谁错;旁边记录的是书记员,要把大家说的话都记下来;还有原告和被告,他们都有机会讲清楚事情的经过。”为增强互动性,志愿者们还特意准备了书记员记录本、角色名牌等道具,直观展示不同角色的职责,激发孩子们的参与兴趣。
在备受期待的角色扮演环节,大学生志愿者们选取了贴近校园生活的“鸡腿纠纷”案。“原告”称自己的鸡腿被“被告”偷吃,对方不承认但嘴角还有油渍;“被告”冯骁煜小朋友则辩解是自己吃饭的油渍。孩子们自由分组后,纷纷举手争抢角色:小朋友主动戴上法官徽章,挺直腰板模仿“严肃的法官”,拿起小法槌轻敲桌面说“请原告先说”;姚代华玉化身“原告”,拿着画有鸡腿的图纸,认真陈述“诉求”:“我希望他马上赔偿我,还要说对不起”;“被告”冯骁煜小朋友则攥着衣角小声辩解,在志愿者的鼓励下逐渐大胆表达:“是我一时冲动做错了,我愿意赔偿和道歉”;“书记员”则趴在桌上,用彩笔一笔一画记录着双方的发言。
整个模拟庭审过程中,大学生志愿者们在旁耐心引导:当“原告”情绪激动时,提醒“法官”“要先让他冷静下来,听对方把话说完”;当“被告”忘记辩解要点时,悄悄提示“可以说说自己做过哪些弥补的事”。孩子们从最初的羞涩紧张,到后来的投入认真,不仅完整走完了“法庭调查—双方陈述—法官调解”的流程,更在角色互动中学会了“倾听对方观点”“用理由说服别人”。
活动最后,志愿者们结合孩子们的表现进行总结,肯定了大家对角色的理解和投入,并延伸讲解了“借东西要按时还”“损坏他人财物要赔偿”等基本规则。他们告诉孩子们:“法律就像我们玩游戏时的规则,遵守规则才能让大家都开心,遇到解决不了的矛盾,要像今天一样好好沟通,也可以找老师、家长帮忙,这就是最基础的‘用法’哦。”
本次“模拟小法庭”实践课程活动通过“讲解+体验+总结”的递进式设计,让小朋友们在趣味互动中深入了解法律程序,在角色扮演中锻炼逻辑表达与共情能力。下一步,“星育青鸟·红绸映梦”团队将继续聚焦青少年成长需求,设计更多兼具教育意义与参与感的实践课程,以志愿服务为纽带,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注入青春力量。
转载自四川文化网:“星育青鸟·红绸映梦”夏令营:以“模拟法庭”点亮法治教育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