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领导
    • 历任领导
    • 管理机构
    • 主要职能
  • 师资队伍
    • 队伍概况
    • 系室设置
    • 专家人才
    • 研究生导师
    • 团队·师生风采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学生科创
  • 学科建设
    • 学科简介
    • 学科动态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科研项目
    • 科研动态
    • 学术报告
  • 党群工作
    • 党务动态
    • 党员知识问答
    • 工会活动
  • 招生就业
    • 就业指导
    • 就业信息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学校就业信息网
  • 团学工作
    • 团委学生会
    • 团情团务
    • 创新创业
    • 日常管理
    • 奖励资助
    • 社会实践
    • 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 规章制度
    • 学生工作
    • 生物科普
  • 学生风采
    • 讲述生科人的故事
    • 升学榜
    • 生命之星
学校主页|
学校主页|
  •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历任领导
    管理机构
    主要职能
  • 师资队伍
    队伍概况
    系室设置
    专家人才
    研究生导师
    团队·师生风采
  •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学生科创
  • 学科建设
    学科简介
    学科动态
  • 科学研究
    科研成果
    科研项目
    科研动态
    学术报告
  • 党群工作
    党务动态
    党员知识问答
    工会活动
  • 招生就业
    就业指导
    就业信息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学校就业信息网
  • 团学工作
    团委学生会
    团情团务
    创新创业
    日常管理
    奖励资助
    社会实践
    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规章制度
    学生工作
    生物科普
  • 学生风采
    讲述生科人的故事
    升学榜
    生命之星

社会实践

  • 团委学生会
  • 团情团务
  • 创新创业
  • 日常管理
  • 奖励资助
  • 社会实践
  • 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 规章制度
  • 学生工作
  • 生物科普
社会实践
  • 团委学生会
  • 团情团务
  • 创新创业
  • 日常管理
  • 奖励资助
  • 社会实践
  • 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 规章制度
  • 学生工作
  • 生物科普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团学工作 > 社会实践 > 正文

(中国网)18天田野攻坚!青春“科技密钥”激活油茶产业绿色基因

作者:文/薛启路 图/周俊霜 审稿:中国网 点击:次 发布时间:2025-08-19 18:05

盛夏时节,四川天全县的油茶林间,一群专注的年轻人格外醒目。他们或躬身于茶树下仔细标记采样点,或手持仪器认真测量数据,或与种植户深入交流生产细节——他们是四川农业大学“绿脂创研”社会实践团队,正以科技之力,探寻油茶产业副产物高值化利用的“绿色密码”。

瞄准痛点:让油茶“边角料”变废为宝

油茶浑身是宝,但其加工后产生的茶枯饼、茶壳等副产物利用不足,长期制约着产业增效与绿色发展。8月11日,这支由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子组成的校重点实践团队,在特邀油茶专家蔡月强的带领下,进驻天全县油茶专家大院,开启了为期18天、以“油茶副产物高值化利用”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以科技力量为油茶产业发展赋能,助力乡村振兴,用实际行动探索绿色强农之路。

1.png

田野调研:用青春脚步丈量产业图谱

在学院冯士令副教授的系统指导下,团队行前已明确实践目标与任务分工。抵达天全后,油茶专家蔡月强结合自身丰富的产业经验,为团队成员深入讲解了当地油茶种植、加工现状及副产物利用的难点,并手把手指导关键的调研方法与野外采样技术。带着清晰的任务和专家的指导,团队迅速深入天全县多个油茶种植基地,实地走访,详细考察副产物产生与处理流程,同步严谨地开展“野外调研采样”工作。烈日下,汗水浸湿了队员们的衣衫,但记录本上的数据和样本袋中的茶果却日益充盈。 截至目前,团队已成功采集包括“长林”“华鑫”“华硕”“华金”“湘淋”等在内的十余个油茶品种样本,累计收集涵盖生长、产量、品质及副产物特性等维度的有效数据3156份。这些来自田间地头的第一手资料,成为团队接下来科研攻关的坚实基石。

2.png

技术攻关:点亮高值化利用之光

基于扎实的实地调研和采集的海量数据,“绿脂创研”团队在专家大院展开了深入的技术探索。 实验室里,队员们专注地分析样本,反复优化实验方案,突破活性物质(如茶皂素、多糖等)的高效、绿色提取工艺,目标是将实验室的“绿色工艺”转化为可推广、可复制的技术方案,推动油茶产业向“低污染、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升级,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青春答卷:科技星火照亮振兴路

此次深入天全县的实践,不仅是对“绿脂创研”团队科研攻关、田野调查、问题解决等综合能力的一次淬炼,更是新时代农科学子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汗水洒在乡村振兴征程中的生动实践。团队成员们表示,他们将继续以科技力量服务“三农”,在油茶产业的沃土上深耕细作,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与力量。这支年轻的队伍,正用实际行动证明:科技赋能,青春有为,绿色强农之路,未来可期!(供稿来源:四川农业大学 )

转载自:(中国网)18天田野攻坚!青春“科技密钥”激活油茶产业绿色基因


友情链接:

  • 四川农业大学
  • 教务处
  • 图书馆
  • 就业信息网
  • 教育部
  • 中国植物学会
  • 中国动物学会
  • 中国遗传学会
  • 中国农学会
  • 中国微生物学会
  •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
  • 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
  • 联系我们

  • 雅安校区:
  • 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 电话:0835 2886136/2885601
  • 邮编:625014
  • 成都校区:
  • 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 电话:028-86291268
  • 邮编:611130

学院微信

学院微博

© 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