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领导
    • 历任领导
    • 管理机构
    • 主要职能
  • 师资队伍
    • 队伍概况
    • 系室设置
    • 专家人才
    • 研究生导师
    • 团队·师生风采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学生科创
  • 学科建设
    • 学科简介
    • 学科动态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科研项目
    • 科研动态
    • 学术报告
  • 党群工作
    • 党务动态
    • 党员知识问答
    • 工会活动
  • 招生就业
    • 就业指导
    • 就业信息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学校就业信息网
  • 团学工作
    • 团委学生会
    • 团情团务
    • 创新创业
    • 日常管理
    • 奖励资助
    • 社会实践
    • 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 规章制度
    • 学生工作
    • 生物科普
  • 学生风采
    • 讲述生科人的故事
    • 升学榜
    • 生命之星
学校主页|
学校主页|
  •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历任领导
    管理机构
    主要职能
  • 师资队伍
    队伍概况
    系室设置
    专家人才
    研究生导师
    团队·师生风采
  •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学生科创
  • 学科建设
    学科简介
    学科动态
  • 科学研究
    科研成果
    科研项目
    科研动态
    学术报告
  • 党群工作
    党务动态
    党员知识问答
    工会活动
  • 招生就业
    就业指导
    就业信息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学校就业信息网
  • 团学工作
    团委学生会
    团情团务
    创新创业
    日常管理
    奖励资助
    社会实践
    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规章制度
    学生工作
    生物科普
  • 学生风采
    讲述生科人的故事
    升学榜
    生命之星

社会实践

  • 团委学生会
  • 团情团务
  • 创新创业
  • 日常管理
  • 奖励资助
  • 社会实践
  • 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 规章制度
  • 学生工作
  • 生物科普
社会实践
  • 团委学生会
  • 团情团务
  • 创新创业
  • 日常管理
  • 奖励资助
  • 社会实践
  • 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 规章制度
  • 学生工作
  • 生物科普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团学工作 > 社会实践 > 正文

(中国网)大学生川西科考:高原上的"寻鲵记"

作者:陈悠阳 永雨佳 夏浩征 审稿:中国网 点击:次 发布时间:2025-08-22 10:58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创乡甘孜——返乡生物多样性野调轻骑兵”大学生实践团队前往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溪流中成功观测到极为稀有的高原特有种,中国最神秘的山溪鲵,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稻城山溪鲵(Batrachuperus daochengensis)的稳定种群。这一发现为研究青藏高原东缘两栖动物适应性进化提供了重要实证。

稻城山溪鲵 永雨佳供图

艰难求证:高原上的"寻鲵记"

稻城山溪鲵是中国特有的高原珍稀物种,对水质和栖息环境要求极为苛刻。科考队员需在接近零度的溪水中长时间作业,徒手翻动数百块溪底石块才能寻觅其踪迹。"手指冻到失去知觉是常事,但当发现那条20厘米长的成体时,一切都值得了。"团队永雨佳回忆道。

队员在蛇泉跋涉 陈悠阳供图

科学价值:演化的活教材

稻城山溪鲵是山溪鲵中分布最西端的种群,也是在山溪鲵家族中最早分家(2400万年前)的一支,更极端地营完全水生且更适应湍急的溪流。它们隐匿于溪中石块的下方,以水中的钩虾以及各种昆虫的幼虫为食,具有发达的桨状尾、12条明显肋间沟及独特的犁骨齿结构,展现了显著的高原适应性特征。“这条小鲵处处都释放着演化历史和原始生命的美”,团队成员周亦阳评价道。

综合成果:高原生态图谱更新

本次调查共记录脊椎动物7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胡兀鹫(Gypaetus barbatus)、金雕(Aquila chrysaetos)等7种,二级保护动物血雉(Ithaginis cruentus)、白马鸡(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等23种。团队还记录到白马鸡育雏的珍贵画面,为高原鸟类行为研究提供资料。

白马鸡育雏 夏浩征供图

目前,调查数据已提交地方林业和草原局,将为川西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团队建议在稻城山溪鲵集中分布区建立微型保护区,并开展长期种群监测,以守护这一珍稀物种的生存家园。(陈悠阳)

团队成员在马鞍山调研合影 永雨佳供图

转载自:中国网 http://news.china.com.cn/2025-08/18/content_116724602.shtml 

友情链接:

  • 四川农业大学
  • 教务处
  • 图书馆
  • 就业信息网
  • 教育部
  • 中国植物学会
  • 中国动物学会
  • 中国遗传学会
  • 中国农学会
  • 中国微生物学会
  •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
  • 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
  • 联系我们

  • 雅安校区:
  • 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 电话:0835 2886136/2885601
  • 邮编:625014
  • 成都校区:
  • 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 电话:028-86291268
  • 邮编:611130

学院微信

学院微博

© 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