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至3日,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
此次会议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青春盛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向全国各族各界青年和青年学生、向广大海外中华青年致以问候,并提出殷切希望,在我院青年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全国青联委员、四川省青联常委、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刘江表示,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贺信和党中央致词,我倍感无上荣光与使命在肩!这份沉甸甸的信任,凝结着党中央对青年一代的深切关怀与时代重托。作为新当选的全国青联委员,我将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指引,胸怀“国之大者”,将生命科学前沿探索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以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把论文写在乡村振兴的壮阔田野上。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激励青年学子将“小我”的奋斗融入民族复兴伟业,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洪流中挺膺担当。(专题报道网页:https://www.gqt.org.cn/ql14xl28/)
学院植物学系副系主任、硕士生导师陈涛: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嘱托让我更深刻认识到新时代青年人才培养的重大使命,未来我将始终如一地传承“追求真理,造福社会,自强不息”的校训和“川农大精神”进行培根铸魂,将涵育“知农爱农情怀”落实到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启智润心。也让我理解到新时代农业生物学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在学校,更是在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也会以实际行动引领学生下沉农业农村一线,开展广泛的实习实践,解民生问题、治学问研究。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立地”型人才。
学院党委办副主任兼团委副书记程子彰: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学联的贺信既是对青年工作的充分肯定,更为新时代共青团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专职团干和辅导员,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将以贺信精神为指引,深化理想信念教育,依托红色资源策划沉浸式体验,筑牢青年信仰根基;立足生科特色,推动学生深入社区、乡村一线锤炼技能,开展绿色农业生产、生物资源保护等特色乡村振兴实践,打造“生物科普”等专业志愿服务品牌,引导青年在服务社会中厚植家国情怀;以青年需求为“核心算法”,健全骨干培养链,建强“青创”平台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团学工作迭代升级。带领青年以敢闯锐气、实干拼劲,将“小我”融入强国“大我”,在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乡村振兴中书写“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春答卷!
学院学生会主席雷舒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新时代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无论是科技创新、乡村振兴,还是文化传承、国际交往,都需要青年勇挑重担、冲锋在前。作为川农大农林高校学子,我将牢记“强农兴农”使命,扎根基层、服务“三农”,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办公室主任、学生会主席团成员钱诗钰: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对青年一代寄予的殷切期望,为青年学子指明了奋斗方向,更赋予了学生工作全新的使命与内涵。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和学生干部,我深刻认识到学生会是引领青年听党话、跟党走的重要桥梁。未来工作中,我将以贺信精神为指引,强化思想引领:通过主题团日、座谈会等,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精准服务同学:聚焦学业帮扶、社会实践、权益维护,解决急难愁盼;发挥表率作用:勤学善思强本领,躬身实践砺品格,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将青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服务奉献中实现价值。
学院团委新媒体技术顾问、生工202302团支书张钰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学联的贺信,我备受鼓舞,深感新时代青年责任重大。“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的殷切期望言犹在耳。作为生科学子和学生新媒体负责人,我决心将贺信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方面深耕专业,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打牢理论根基、锤炼实验技能,积极投身“三下乡”、农业科技推广等社会实践,将课堂所学应用于田间地头,践行川农“爱国奋斗”精神,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农兴农”伟业;另一方面,立足岗位,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优势,用青年话语精准传递党的声音与贺信精神,讲好奋斗故事,凝聚同学共识;以扎实学习和创新工作服务同学成长,担当实干,与时代同频共振,奋力为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