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激发科研创新活力,全面部署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生命科学学院于7月7日在雅安校区十教一楼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第四届“专业交叉论坛”暨202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启动仪式。院领导班子、全体教职工、夏令营学员及研究生代表等200余人齐聚一堂,共襄学术盛宴,共启申报征程。副院长刘贺贺教授主持活动。
副院长刘贺贺介绍了近年来学院专业论坛开展的情况。他指出,本届论坛旨在搭建开放共享的高水平交流平台,促进思想碰撞与创新合作,为提升学院整体科研竞争力注入强劲动能。
论坛的核心环节是七位来自学院不同专业和研究团队优秀青年教师的精彩学术报告。内容聚焦前沿,视角多元,涵盖了从基础分类、分子机制解析(免疫、生殖、衰老、代谢)、特色资源挖掘(窖池微生物)到前沿技术应用(基因编辑)等多个生命科学前沿和交叉领域,充分展现了学院在生命科学交叉研究领域的活力与潜力。与会师生围绕报告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和深入交流,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大家纷纷表示,在暑假伊始参加此次论坛收获丰硕。这不仅是对个人科研工作的阶段性总结与思考,更是深入了解学院不同团队研究方向、开拓专业领域交叉研究新思路的宝贵机会。现场通过全体师生投票,评选出优秀报告奖,韩兴发老师凭借其关于《GnRH疫苗免疫缓解OVX小鼠代谢综合征的作用及机制》的出色报告斩获一等奖。
学院党委书记刘杨高度评价了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称其为一场精彩的“科研盛宴”,肯定了七位青年教师报告所展现的科研活力与创新潜力。他指出,论坛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为抓手,引导全院教师对标国家战略需求、聚焦产业关键问题、明确研究领域、厘清研究思路、梳理研究成果、规划研究方向。他强调,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生命科学学院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全面启动!
据悉,“专业交叉论坛”是生命科学学院全面贯彻落实科研强校战略,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以“学术交流常态化”为总体目标,设立的“专业质控论坛-专业交叉论坛-专业基金论坛”系列活动之一;旨在通过论坛活动浓郁学术氛围,促进学术交流与思维碰撞,提升教师学术自信与业务能力,打造一支科研水平高、职业素养好、学术管理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并有力促进研究生科研质量提升,培养质量高、视野广、综合能力强的专业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