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疫”苗双效——开创畜牧提质与人类健康协同发展新模式 |
雷舒涵 |
省级:铜奖 |
1.韩兴发 2.程子彰 3.孟风艳 |
1.2023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级银奖,去势疫点通,高教主赛道本科创意组。 |
在前期成功研发FSH免疫去势疫苗的基础上,本研究团队进一步开发了新型高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多功能疫苗,此疫苗通过优化GnRH抗原表位构型,诱导机体产生高效特异性抗体,阻断GnRH与其受体结合,从而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轴)的活化。 |
(3)较上一届(2024年)获奖等级更低或持平,但根据附件2内容判定项目在资源链接、技术迭代、能力提升、市场应用、融资进展、带动就业等方面有重大进展。 |
是 |
针对传统去势技术效率低、副作用大及绝育动物生长性能不足等痛点,项目在原有FSH疫苗研发基础上,新开发出全球首款高效靶向GnRH的多功能免疫去势疫苗。该疫苗基于结构生物学与表位工程,重构GnRH抗原构象,诱导产生高亲和力抗体,精准阻断GnRH与其受体结合,实现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轴)的双向调控,具有以下核心优势: (1)降本增效,临床数据显示,接种疫苗的去势公猪日均蛋白质积累量较对照组公猪提升0.1%,胴体瘦肉率提高2%,综合收益每头猪提高1%,且规避术后感染风险; (2)跨界医学潜力——在绝经期肥胖小鼠模型中,疫苗显著降低体脂率67.25%,且已阐明其调控机制,为女性绝经后代谢综合征治疗提供新策略。目前,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4项项目立项支持,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中科院Top期刊论文1篇,并与3家畜牧企业达成中试合作。项目以“一苗双效”模式贯通畜牧提质与人类健康赛道,兼具百亿级市场潜力与社会福祉价值,精准契合国家“减抗替抗”与“健康中国”战略需求。 |
5 |
“翼”享新生--鸟类数智孪生引领生物多样性保护新范式 |
蓝凡响 |
1.省级:铜奖 |
1.周莉君 2.康波 3.熊智慧 4.刘江 5.鄢思利 6.宋畅 7.刘瑞 8.刘建平 9.熊鹰 |
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级银奖,“翼”“享”天开—全球首创鸟类科普5Q智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 创意组。 |
进一步聚焦鸟类保护与科普短板,创新打造国内首个“鸟类数智孪生+自然教育”云端智库,整合川渝80%标本资源,融合光场成像与AR/VR技术,构建“科研+科普+公众”生态闭环。项目2024年新获国家级大创立项,以第一作者发表CSCD论文,获省林草局等单位支持,在大相岭保护区开展科考,在17所中小学开展科普服务工作,累计覆盖1.7万余人次。 |
(3)较上一届(2024年)获奖等级更低或持平,但根据附件2内容判定项目在资源链接、技术迭代、能力提升、市场应用、融资进展、带动就业等方面有重大进展。 |
是 |
针对鸟类生态保护缺位、公众生态认识薄弱、基础科普仍存短板、鸟类信息数智化程度低等问题,项目创新以“鸟类数智孪生+自然教育”为核心,打造国内首个鸟类数据云端智库平台。主要具备以下核心优势: 1.整合川渝80%以上鸟类标本资源,结合光场成像技术实现高精度数据采集,突破传统成像局限; 2.依托AR/VR技术构建沉浸式鸟类生态场景,还原形态、行为及栖息环境,开发智能识别、AI导览及科普资源包,覆盖科研、保护区管理与中小学教育; 3.通过数智化手段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教育创新,构建从科研支撑到公众参与的生态闭环。 目前项目具有以下进展: 1.项目2024年11月获得国家级认定类大创项目立项; 2.基于项目数据库(智库)支撑发表CSCD期刊论文一篇(第一作者),在投SCI论文一篇; 3.获得四川省林草局科宣处、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分局支持,制作鸟类科普读物,设计多款特色鸟类AR+科普文创,已进行市场投放; 4.基于鸟类数据开发“鸟寻”微信小程序,已进行备案; 5.前往大相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科考实习,在石棉、雅安多地社区、小学开展科普志愿服务,获得多家媒体报告和单位表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