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简介:生命科学学院2018届毕业生余付香、陈明旭、成桥、陈韬4人因兴趣相投,于2015年组队在丁春邦老师的指导下着手本科生科研兴趣培养计划项目“赶黄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其研究成果获得2016年四川省大学生生物与环境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2017年第十四届挑战杯四川省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以及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同年发表CSCD收录论文一篇。
凭借优异的成绩以及个人的兴趣发展,陈韬、陈明旭、成桥分别保研至华东师范大学、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中科院遗传发育研究所继续深造,余付香则选择直接就业,进入上市公司浙江我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初识:科研小白“逆袭”上路
“welcome …… You should know what you want to do and How to do that ……”在生命科学学院2014级新生开学典礼现场,院长曾宪垠研究员的幽默开场令场下正将面对人生新起点的“萌新们”少了一丝担忧与迷茫。
2015年3月,生命科学学院第一届生命科学节隆重开幕, “走进实验室”、“多彩生命创作大赛”、“电影沙龙”、“生物与环境知识技能竞赛”等系列活动陆续开展,由此拉开了科研小白“逆袭”故事的序幕。
对于未来,当时正处大一的他们有迷茫,也有思索,在形形色色的发展规划中,找寻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选择了生物科学,陈明旭从未后悔。他坦言:“在大一入学时我就明确了自己的目标--读研,搞科研!而生命科学节正好为我带来了这个机会,我也因此与丁老师的科研团队结缘”。
“一进学院,就听说了师兄师姐各种‘牛逼’的故事,其中‘全能学霸’孙靓琪师姐的故事和‘科研大牛’韦蒙师兄的故事深深影响着我们,总梦想着我们也能成为他们那样。”作为同班同学的余付香、成桥也慢慢明确了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路——进入实验室,搞科研!
同样,受生命科学节启发并在小班担任班长的陈韬,为了梦想,加入了班主任的实验项目。可是,当他发现自己对于老师的实验项目“无感”时,他选择了“罢工”。但逃离实验室近一个学期后,“我还是觉得实验室的工作更能激励我,”陈韬说着。在各种搜集资料,拜访导师之后,于大二下学期加入了丁老师的实验项目。
正是因为这种“机缘巧合”,四位志趣相投的生科人终于在2015年成功组建科研兴趣团队,迈出通向科研道路上的第一步,开始了“科研小白”的逆袭故事。
过程:沃土丰饶求得真识
“万事开头难”。团队组建初期,每个人对于实验操作、方案等都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在未知的科研领域中摸索,实验过程中难免会有些分歧。
尤其在接手赶黄草项目后,这群“科研小白”因为实验的操作等闹过几次矛盾。“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因为分工的问题导致争执,”陈明旭坦言道,“组内分工不均导致组内一个成员工作负担加大,而且当时我们对于实验的想法都不相同,实验效率极低。” 小问题逐渐积攒成大问题,演变为一点又一点的矛盾,终于有一天,矛盾激化、爆发。但正如陈明旭所说 “兄弟之间哪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于是4人在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中,慢慢静下心来思考团队存在的问题,认真开展了一次自我反思的思想碰撞会,成功化解了团队成立初期的矛盾。
后来团队成员经过长期的磨合与交流,让他们渐渐懂得组员的想法。但是科研道路上永远不缺“拦路虎”,一次小小的失误就会让他们的实验功亏于溃。不断的失败并没有打消他们在科研道路上继续前进的信念,反而让他们越挫越勇,“我们能渡过很多难题,除了大家的团结与坚持,丁老师绝对功不可没。”
每当谈到导师丁春邦教授,余付香总是感慨万千:“最开始是丁老师带领我们进入实验室,给了我们开始的机会。实验过程中她也一直关注着我们的进程,为我们提供所需的材料,刚开始时团队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老师带我们一起解决的。”除此以外,丁老师也会定期组织实验组会议,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实验进程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案。作为一个本科生科研兴趣团队的导师能做到这个程度,团队成员们完全没有想到。
“丁老师一直以来都对我们要求很高,一个简单的PPT汇报她会要求我们排练多次直到最好的状态。”不仅如此,在文章的撰写过程中,丁老师前前后后一直帮助他们修改了十多次,不厌其烦地指导,细到每一个标点和字母,直到文章成功发表。
正是自身的努力和导师的大力扶持,悉心教导,团队在不断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配合更加默契,成员之间更加信任,在各种科研项目、实验技能竞赛中能够淡定自若,从容应对,不断磨合,不仅在比赛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学习生活中,他们更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未来:风华正茂前路正广
四年时间转瞬即逝,团队的四位成员也已经背好行囊,朝着新的方向继续出发。
回想最初加入实验室时的意气风发,如今的他们更加的稳重平静。实验的过程心酸而又美好。一路走来他们也曾有过气馁,有过争吵,但从未想过放弃。
当因操作不当而造成实验出错时,他们不急不躁,仔细检查错误之处;当因为抗氧化数据不够完美而纠结时,他们放下浮躁,从头再来;当做抑菌实验需要灭菌、倒板、涂板,连续重复这些繁琐过程时,他们互相扶持,坚持了下来……实验一遍遍做,文章一次次改,所幸皇天不负有心人!
“当得知我们荣膺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预选赛全校总决赛一等奖时,其实我们并不太吃惊,只是没想到我们居然已经走了这么远。”回想一路历程,个中艰辛已不必多言,每一次突围后获得的一份荣誉,都是对他们辛勤汗水的最佳回报!
经历四年的成长,团队成员们各有收获:凭借优异的成绩以及个人的兴趣发展,陈韬、陈明旭、成桥分别保研至华东师范大学、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中科院遗传发育研究所继续深造。余付香则选择直接就业,进入浙江我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追寻另一片“蓝天”。
四人组团泡在实验室中的日子终将过去,但是在实验室中学到的知识和道理却是受用终生。文献阅读,方案设计,数据分析,论文撰写……这些课本中不曾教授的技能,都将是他们以后人生路上一笔宝贵的财富。
四年习得花终开。未来的路上,他们也将会不忘初心,在生物科研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实验闲暇要皮一下
大赛期间要努力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