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暑假,杨婧雨成为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暑期训练营中为数不多的大一学生。在大部分同年级学生还在醉心于玩乐抑或困顿于迷茫之时,杨婧雨正每天泡在昌平区偏远的实验室里,每晚回到宿舍都累到头沾枕头便能睡着。同为尚在沉寂者,有人是眠蛇,而有人,是卧龙。目前,杨婧雨已保送至浙江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蛰伏千日向下扎根
杨婧雨就读的生物工程专业是典型的实验学科专业,成绩科研两手抓必不可少。早就确定了保研目标的她在大一暑假时便参加北生所的暑期训练。大二暑假恰逢疫情,于是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线上暑期培训班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优秀大学生云夏令营成为了她的选择。
大三时保研在即,除了浙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夏令营外,杨婧雨还参加了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夏令营。“在充分了解各大学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水平、实验条件的同时,我也能更准确地评估自己的水平,以及自己适合怎样的学习环境等等。”
漫漫保研路上偶有无可避免的患得患失,杨婧雨坦然以对,“见招拆招”:大二时学业加重导致成绩下滑,她便制定计划,普通保研和科研苗子专项计划两手抓;大三下期之前她的成绩仍处于保研边缘状态,在考研、保研和直接工作三条分岔路前,她努力调整好心态,决定无论如何也要争取深造。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在静寂的实验室里,杨婧雨沉默着向下扎根;在象征着收获的金秋九月,她捧回了属于她的硕果——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专业推免资格。
众木成林同担风雨
奔跑在他人前面的人,必将第一个迎接风霜。所幸在杨婧雨“汇滴成海”的保研长路上,她的老师、朋友、亲人、恋人始终与她携手同行,共历风雨。
“我几乎每个学期都会和自己的导师谈谈学业上的困惑、未来的方向等,老师知无不言,为我答疑解惑。朋友们倾听我的烦恼、替我排解精神上的压力;学长学姐在学习和科研上都是我的领路人。我的母亲不仅关注我的学习,也支持我的所有选择,在我选择在外省继续学习深造时,她帮我消解内心对于即将远离故乡的迷茫与不舍。我的男朋友也给予我很多支持和陪伴。去往教室和实验室的路虽然是一个人走,但我从未真正感到孤独。”
“平日的学习、生活中,优等生们很少尝到一无所获的滋味,但在实验室很有可能天天栽跟头。”杨婧雨一方面分析失败原因及改进方法,另一方面积极向他人寻求帮助。“科研需要独立的环境,但绝对不是闭门造车——同行之间的交流、向前辈们请教都是非常必要的。保持摔倒了再爬起来的勇气,才可能在实验中有所收获。”
金秋九月浙大相见
杨婧雨与浙大生研院的结缘其实是一个巧合。夏令营时她报名的是浙大医学院,而生研院在今年4月恰好第一次来川农生科院进行招生宣讲,她便抱着提前锻炼面试技巧的心态进行了宣讲会后的夏令营预面试,一路过关斩将取得了浙大生研院的预录取offer。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我越发意识到生物学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它能转化为各种成果,在生活中得到应用,造福人民,拯救生命。”对于杨婧雨来说,做好学问的目的绝不只是一个漂亮的文凭。“提升自我,造福社会”才是她的初衷。
她将空闲时间运用在拓展自身中——她加入了枣子团队学生记者团新青年通讯社,延续自己高中时对文字的热爱;她将社会责任感灌注到科研中,时刻谨记“做学问就是做诚信”,学术不端不可取。
千百次的锤炼,方能铸就劈荆斩棘的利剑。在杨婧雨看来,要走好保研之路,顺时而动、顺势而为的“尝试”与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的“积累”缺一不可。“我相信是三年来的每一个选择造就了如今的我,少了哪一个都不行。平时学习的时候要谦虚,同时也要学会把握机会,机会来临的时候就不要害怕自己能力不足,勇于尝试或许就能有意料之外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