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领导
    • 历任领导
    • 管理机构
    • 主要职能
  • 师资队伍
    • 队伍概况
    • 系室设置
    • 专家人才
    • 研究生导师
    • 团队·师生风采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学生科创
  • 学科建设
    • 学科简介
    • 学科动态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科研项目
    • 科研动态
    • 学术报告
  • 党群工作
    • 党务动态
    • 党员知识问答
    • 工会活动
  • 招生就业
    • 就业指导
    • 就业信息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学校就业信息网
  • 团学工作
    • 团委学生会
    • 团情团务
    • 创新创业
    • 日常管理
    • 奖励资助
    • 社会实践
    • 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 规章制度
    • 学生工作
    • 生物科普
  • 学生风采
    • 讲述生科人的故事
    • 升学榜
    • 生命之星
学校主页| English
学校主页| English|
  •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历任领导
    管理机构
    主要职能
  • 师资队伍
    队伍概况
    系室设置
    专家人才
    研究生导师
    团队·师生风采
  •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学生科创
  • 学科建设
    学科简介
    学科动态
  • 科学研究
    科研成果
    科研项目
    科研动态
    学术报告
  • 党群工作
    党务动态
    党员知识问答
    工会活动
  • 招生就业
    就业指导
    就业信息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学校就业信息网
  • 团学工作
    团委学生会
    团情团务
    创新创业
    日常管理
    奖励资助
    社会实践
    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规章制度
    学生工作
    生物科普
  • 学生风采
    讲述生科人的故事
    升学榜
    生命之星

讲述生科人的故事

  • 讲述生科人的故事
  • 升学榜
  • 生命之星
讲述生科人的故事
  • 讲述生科人的故事
  • 升学榜
  • 生命之星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风采 > 讲述生科人的故事 > 正文

【讲述生科人的故事】从川农到中科院——曾辰的追梦征程

作者:董雨鑫 李露 审稿:董雨鑫 李露 点击:次 发布时间:2021-11-18 09:59

个人简介:曾辰,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连续两学年综测成绩同年级同专业第一,必修成绩同专业5.64%,英语四级529,六级518;主持一项国家级大创项目,发表论文7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影响因子5.923,中科院分区二区TOP期刊1篇),第二作者发表CSCD论文2篇,影响因子共计22.08;以负责人身份获得第十六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和四川省大学生生物与环境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等奖项;连续三年获得校级“优秀学生”称号,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综A证书等20多项荣誉;现保送至中科院生化细胞所。

欲攀高峰,规划先行

高中时,曾辰便在心里埋下了一颗生物科研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颗种子在他的心里愈发生根发芽。进入大学后,在老师及班助学姐的帮助下,这颗种子逐渐开枝散叶,开花结果。他确定了从事生物科研的目标,并以峨眉岩白菜为实验研究对象,攀登了一座座科研高峰。他说自己在每一次攀登山峰之前,都会来一块“三明志”,即明确目标、明确条件、明确行动。并且,他还专门制定了“611计划”,即每天六点起床学习,大一加入实验室,一个月做一次行动规划,一天背一百个单词。正是在这样明确的目标、清晰的规划以及日复一日的坚持刻苦才使得他才在优标答辩的舞台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欲成其事,行动为王

三年来,曾辰坚持每天六点起床,被室友称呼为“人肉闹钟”。不仅如此,曾辰还是每天第一个到实验室最后一个离开的人,是名副其实的实验室“掌门”。尽管伴随着一夜过后的右手麻痹和双眼的胀痛,在清晨的课堂上他还是一刻不敢松懈。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通过严格实施“611计划”,日积月累的单词使他在考试之前就已将单词书了如指掌,曾辰分别以529、518分的优秀成绩一次性通过全国大学生四六级考试。除此之外,他在实验室的成长也是突飞猛进,在大一下学期就主持了一项国家级大创项目。他不仅行动力强,还懂得时刻总结反思。每到月末,在自习室里一定会看到曾辰的身影,他用他手中的笔诉说着总结与规划的故事。同时在学习与科研之余,曾辰还热心于公益和体育,大一时他担任小班班长,带队参加支教活动,为乡村孩子普及生物科学知识;大二时他参与红色实践,攀登过4114米的夹金山并且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完成了20公里的徒步竞赛,既增强了身体素质又磨练了百折不挠的意志。

风雨过后,出现彩虹

曾辰认为:“做科研的目的不是为了发文章而是为了得到一个切实有用的成果”。而在探索结果的过程中总会经历风雨,在这一路上他也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有一次他在检测一种活性材料时,因为活性材料的特殊性,他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检测完所有样品的活性,不然就会出现实验结果不准确等情况。最初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曾辰也犯了难,但是做实验的初心和对梦想的热爱使他坚持了下来,他说“之前这个探索没有人做过,如果我不做,可能这个探索就没有人做了”。虽然刚开始由于操作等方面出现差错导致做的效果不是很好,但是在一次次重复实验、总结失败原因的过程中曾辰逐渐摸索出一条道路,做实验的速度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都得到极大程度的提高。在一次次实验的锻炼,后曾辰凭借着如峨眉岩白菜一般不屈、顽强的意志一共发表了7篇论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发表5篇SCI论文、以第二作者发表2篇CSCD论文,成为了生命科学学院建院以来发过最多文章并且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影响因子最高的本科生。

拨云见日,又见一峰

曾辰说:“小时候想当科学家的人有很多,长大却很少再有人提起这样的梦想,而我的梦想就是做一个像周开达院士一样的科学家,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将论文写在人民的幸福生活中”。从曾辰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这个时代青年最好的样子:有理想、有信念,心里有火,眼里有光。相信以曾辰认真刻苦的求学态度,在不久的将来,他将攀上又一座科研高峰。


友情链接:

  • 四川农业大学
  • 教务处
  • 图书馆
  • 就业信息网
  • 教育部
  • 中国植物学会
  • 中国动物学会
  • 中国遗传学会
  • 中国农学会
  • 中国微生物学会
  •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
  • 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
  • 联系我们

  • 雅安校区:
  • 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 电话:0835 2886136/2885601
  • 邮编:625014
  • 成都校区:
  • 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 电话:028-86291268
  • 邮编:611130

学院微信

学院微博

© 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