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领导
    • 历任领导
    • 管理机构
    • 主要职能
  • 师资队伍
    • 队伍概况
    • 系室设置
    • 专家人才
    • 研究生导师
    • 团队·师生风采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学生科创
  • 学科建设
    • 学科简介
    • 学科动态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科研项目
    • 科研动态
    • 学术报告
  • 党群工作
    • 党务动态
    • 党员知识问答
    • 工会活动
  • 招生就业
    • 就业指导
    • 就业信息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学校就业信息网
  • 团学工作
    • 团委学生会
    • 团情团务
    • 创新创业
    • 日常管理
    • 奖励资助
    • 社会实践
    • 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 规章制度
    • 学生工作
    • 生物科普
  • 学生风采
    • 讲述生科人的故事
    • 升学榜
    • 生命之星
学校主页| English
学校主页| English|
  •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历任领导
    管理机构
    主要职能
  • 师资队伍
    队伍概况
    系室设置
    专家人才
    研究生导师
    团队·师生风采
  •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学生科创
  • 学科建设
    学科简介
    学科动态
  • 科学研究
    科研成果
    科研项目
    科研动态
    学术报告
  • 党群工作
    党务动态
    党员知识问答
    工会活动
  • 招生就业
    就业指导
    就业信息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学校就业信息网
  • 团学工作
    团委学生会
    团情团务
    创新创业
    日常管理
    奖励资助
    社会实践
    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规章制度
    学生工作
    生物科普
  • 学生风采
    讲述生科人的故事
    升学榜
    生命之星

科研动态

  • 科研成果
  • 科研项目
  • 科研动态
  • 学术报告
科研动态
  • 科研成果
  • 科研项目
  • 科研动态
  • 学术报告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科研进展】吴琦教授团队在苦荞淀粉合成酶基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作者:王磊/吴琦 审稿:刘江 点击:次 发布时间:2023-08-02 14:57

近日,由学院吴琦教授领衔的“荞麦代谢调控与逆境生物学研究团队”在苦荞淀粉合成酶基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淀粉合成酶(SS)已被鉴定为单子叶植物淀粉生物合成途径中的核心酶。然而,在双子叶植物中只有少数淀粉合成酶基因是已知的。苦荞是一种富含淀粉且药食两用的双子叶伪谷物,因其比水稻、玉米和小麦等谷物更高的抗性淀粉,而具有更高的保健价值。然而,苦荞种子淀粉合成途径的酶基因及其功能和调控机制尚不清楚,这阻碍了苦荞淀粉品质的遗传改良。该研究团队在苦荞基因组中鉴定到15个SS基因,包括5个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基因(GBSS)和10个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SSS)。FtSSI和FtSSV为单拷贝基因,而其它FtSSs基因均有多种同工型。特别是GBSS基因,因其在进化过程中经历了复制,使得苦荞拥有比其它植物更多的GBSSⅡ同工型。表达模式分析表明,2个GBSS基因(FtGBSSII-4和FtGBSSII-5)和3个SSS基因(FtSSII-2、FtSSIII-1和FtSSIV-2)可能是苦荞种子淀粉合成途径的主要同工型基因。此外,从17个转录因子家族的1073个基因中挖掘到了在苦荞种子高表达的23个转录因子,其中FtNF-YB2可能是FtSSs的重要调控因子。该研究为不仅为苦荞淀粉品质形成机制的解析奠定了基础,也为其它双子叶植物淀粉的合成和调控提供了新的见解。

图1独特的苦荞FtGBSSs基因

图2苦荞种子淀粉合成模型


以上研究成果以“Evolutionary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starch synthase genes from Tartary buckwheat revealed the potential function ofFtGBSSII-4andFtGBSSII-5in seed amylose biosynthesis”为题,发表于经典农林科学类SCI期刊Crop Science(IF=2.763,2区TOP)。该研究论文以吴琦教授为通讯作者,博士生王磊与硕士生刘琳玲为共同第一作者,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1698)的支持。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csc2.21059

友情链接:

  • 四川农业大学
  • 教务处
  • 图书馆
  • 就业信息网
  • 教育部
  • 中国植物学会
  • 中国动物学会
  • 中国遗传学会
  • 中国农学会
  • 中国微生物学会
  •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
  • 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
  • 联系我们

  • 雅安校区:
  • 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 电话:0835 2886136/2885601
  • 邮编:625014
  • 成都校区:
  • 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 电话:028-86291268
  • 邮编:611130

学院微信

学院微博

© 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