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领导
    • 历任领导
    • 管理机构
    • 主要职能
  • 师资队伍
    • 队伍概况
    • 系室设置
    • 专家人才
    • 研究生导师
    • 团队·师生风采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学生科创
  • 学科建设
    • 学科简介
    • 学科动态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科研项目
    • 科研动态
    • 学术报告
  • 党群工作
    • 党务动态
    • 党员知识问答
    • 工会活动
  • 招生就业
    • 就业指导
    • 就业信息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学校就业信息网
  • 团学工作
    • 团委学生会
    • 团情团务
    • 创新创业
    • 日常管理
    • 奖励资助
    • 社会实践
    • 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 规章制度
    • 学生工作
    • 生物科普
  • 学生风采
    • 讲述生科人的故事
    • 升学榜
    • 生命之星
学校主页| English
学校主页| English|
  •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历任领导
    管理机构
    主要职能
  • 师资队伍
    队伍概况
    系室设置
    专家人才
    研究生导师
    团队·师生风采
  •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学生科创
  • 学科建设
    学科简介
    学科动态
  • 科学研究
    科研成果
    科研项目
    科研动态
    学术报告
  • 党群工作
    党务动态
    党员知识问答
    工会活动
  • 招生就业
    就业指导
    就业信息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学校就业信息网
  • 团学工作
    团委学生会
    团情团务
    创新创业
    日常管理
    奖励资助
    社会实践
    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规章制度
    学生工作
    生物科普
  • 学生风采
    讲述生科人的故事
    升学榜
    生命之星

科研动态

  • 科研成果
  • 科研项目
  • 科研动态
  • 学术报告
科研动态
  • 科研成果
  • 科研项目
  • 科研动态
  • 学术报告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科研进展】姜延志教授科研团队揭示出成华猪基因组特征及驯化历史

作者:王逸飞 审稿:朱长文 点击:次 发布时间:2024-06-03 18:00

近日,生命科学学院姜延志教授科研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中科院大类一区TOP期刊,IF=8.2)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 chromosome-level genome of Chenghua pig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domestication and local adaptation of pigs”(成华猪染色体水平基因组为猪的驯化和适应性进化提供新见解)的研究论文。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系2021级博士研究生王逸飞、动物科技学院畜牧专业2020级硕士苟育伟和成都市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袁蓉高级畜牧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姜延志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科研团队利用三代PacBio测序平台和Hi-C等技术,获得了首张成华猪染色体水平的精细基因组图谱(图1)。成华猪基因组大小为2.60 Gb,编码23,453个基因,其中包括与免疫调控、皮肤发育等关联的成华猪特有基因1,873个。同时,为了探讨成华猪种群群体遗传学特征,研究团队对成华猪保种群体的147头种猪开展了全基因组重测序。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成华猪近交程度较低(短片段ROH<1Mb占比85.1%),连锁不平衡衰减较慢(r2降低到最大值的1/2即0.3779时,对应的物理距离为55.0 kb),人工选择程度高,核苷酸多样性(π=0.0032)与藏猪(π=0.0037)及中国野猪(π=0.0036)相近,遗传多样性丰富。群体结构分析发现,成华猪祖先成分单一,存在独立驯化的悠久历史,与藏猪和野猪在100万年前可能为同一群体。

此外,以组装出的成华猪高质量染色体水平基因组为参考模板,分析了来自三大洲三个属的尤猪、野猪和家猪的272个样本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研究发现,家猪从中国南部向中部和西南部迁移,最终向北扩散至欧洲的迁移过程。这为理解家猪基因多样性、选择信号、迁移历史、以及驯化过程提供了宝贵基因资源。

本项研究不仅为成华猪的遗传多样性和重要性状的选择提供了新视角,也对推动生猪种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图1:成华猪染色体水平基因组图谱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ijbiomac.2024.131796

  • 附件【图片2.jpg】已下载次

友情链接:

  • 四川农业大学
  • 教务处
  • 图书馆
  • 就业信息网
  • 教育部
  • 中国植物学会
  • 中国动物学会
  • 中国遗传学会
  • 中国农学会
  • 中国微生物学会
  •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
  • 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
  • 联系我们

  • 雅安校区:
  • 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 电话:0835 2886136/2885601
  • 邮编:625014
  • 成都校区:
  • 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 电话:028-86291268
  • 邮编:611130

学院微信

学院微博

© 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