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吴琦教授团队在苦荞抗氧化多肽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通过高效提取、计算筛选、分子对接、量子化学计算等方法,成功鉴定出多种具有显著抗氧化活性的多肽;将其应用于复合保鲜膜中,有效延长了草莓的保鲜期。本研究不仅拓展了苦荞抗氧化多肽的研究领域,而且为开发新型天然抗氧化剂和食品保鲜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苦荞作为一种富含蛋白质的假谷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特性。然而,目前关于苦荞中抗氧化多肽的研究仍有限。该研究首先采用碱性蛋白酶水解苦荞清蛋白,获得了具有高效抗氧化活性的多肽。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共鉴定出1284种新型抗氧化多肽序列。随后,利用计算筛选技术,从中筛选出16种丰度高且抗氧化能力强的多肽。进一步通过分子对接和量子化学计算,确定了WPWR、FLQL和HGLFSPF三种多肽具有最高的生物活性(图1)。其中,WPWR多肽表现出优异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被成功应用于壳聚糖基复合保鲜膜中。实验结果表明,含有WPWR多肽的复合保鲜膜能够显著降低草莓在储存过程中的重量损失率、减缓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并有效维持草莓的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色泽,从而显著延长草莓的保鲜期(图2)。

图1 苦荞16种抗氧化肽与体内氧化应激相关蛋白的分子对接及结合能分析

图2 WPWR-壳聚糖复合薄膜对草莓保鲜效果分析
以上研究成果以“Efficient production, computational screening, molecular docking, quantum chemical calculations, and application of novel antioxidant peptides from Tartary buckwheat in composite preservation films”为题,发表于食品科学领域顶级期刊《Food Chemistry》(中科院一区TOP)期刊上。该研究论文以吴琦教授为通讯作者,博士生张蓥杰和已毕业硕士生谢雪梅为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四川省科技厅区域创新合作项目(2024YFHZ0202)的支持。
全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308814625013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