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由学院“生之绿”团队主办的“保鸟类护”科普支教活动在碧峰峡小学圆满举办。志愿者们以“守护蓝天精灵”为主题,通过趣味课堂带领小朋友们探索鸟类世界,学习关于鸟类和保护鸟类的知识。
课堂采用“知识科普+科学实验”模式,志愿者李姝玥以“生活中常见却易被忽视的鸟类”为切入点,通过丰富的鸟类动画和生动的视频展示,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鸟类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面临的生存威胁。“鸟类的羽毛就跟人们的衣服一样,有保温作用。”在互动环节,小朋友们踊跃举手抢答,并结合生活观察提出“我发以前河边常见的白鹭变少了,该怎么保护它们?”等实践性问题。志愿者们则结合雅安本地生物多样性现状,引导孩子们从栖息地保护、人工筑巢等角度思考解决方案。
科学实验环节,在志愿者唐海博指导下,小朋友们分组组装实验装置,通过调整重心、水量等变量,亲手让“小鸟”实现自动饮水。“大家注意观察小鸟头部上下摆动时,水从容器流入它嘴巴的过程,这就是物理学上的虹吸现象哦!”在实验推进过程中,志愿者将虹吸原理与鸟喝水巧妙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揭示了生物适应环境的奥秘。
据悉,生之绿作为学院品牌实践活动,已连续7年深耕乡村科普教育,旨在通过沉浸式教学激发小学生探索生物奥秘的兴趣和生态保护意识,引导青年学子积极践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志愿者仔细讲解鸟类知识

同学们踊跃积极回答问题

志愿者帮助同学们制作饮水鸟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