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以“身边的森林”为主题的行道树科普实践活动在华兴街社区顺利开展。学院“云木纪”实践团队走进社区,化身“自然导师”,将生态课堂延伸至社区街头,带领社区小朋友运用科学方法,重新认识日常生活中那些熟悉又陌生的“绿色邻居”——行道树,在街巷之间播撒生态保护与科学探索的种子。
现场,志愿者首先讲解了树木胸径、树高、冠幅等基础生态指标的测量原理与操作方法。随后,小朋友分组动手实践——卷尺绕干、测高仪仰角观测、数据记录……原本专业的科研流程,在童趣协作中化为打开自然奥秘的钥匙。“原来这棵桂花树的胸径有40厘米,比我的腰还粗!”小朋友在测量成功后兴奋地分享道。从识别树种到亲手采集数据,从“看见树木”到“理解树木”,孩子们在实践中建立起对城市生态的初步科学认知。
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深入各小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探索路上的引导者和伙伴。面对“树皮为什么有不同的纹路”“树叶如何制造氧气”等充满童趣的提问,他们以通俗的语言结合生活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植物生理与生态功能,让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可感可及。
“当孩子们因为测出一个数据而欢呼,因为认识一片新叶子而眼睛发亮,那一刻,我们觉得所有的准备都值得。”志愿者们在活动后感慨道,“这次经历不仅让我们把课堂所学用于实践,也更深刻地体会到科普工作的价值与意义。”
在生态文明建设纵深推进的背景下,扎根社区的自然教育实践,不仅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更通过代际传递激活城市生态教育神经末梢。“云木纪”团队将持续开展自然系列科普活动,构建起覆盖全年的“城市绿色认知”科普教育体系,为美丽中国建设培育新生代守护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