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四川省林学会主办的“林业和草原行业科普能力提升项目培训与研讨会”在成都举行。学校云木纪科普工作室指导老师周莉君携团队成员受邀参会,与来自省林草局科研教育处、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科研院校及行业企业的60余位专家代表共话自然科普教育创新发展路径,共谋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会上,省林草局科研教育处处长张黎明以《自然科普教育——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例》为主题,剖析国家公园体系下的科普实践,强调生态保护与公众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性;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周瑾教授通过《自然教育发展观察一瞥》,以数据模型展现行业十年变革;中明美育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蔡远霞博士结合自然教育发展趋势与需求,提出“课程体系化、场景沉浸化、受众精准化”的自然研学发展策略,为高校团队提供创新思路。
在专题研讨环节,周莉君以“高校科普团队的破圈实践”为题,分享团队近年来在生物多样性科普领域的创新实践。团队6年来,开发出《川农蝴蝶图册》等原创教材,制作科普短视频和动画,与浙江大学等四校联合创办科普期刊《花凝风》,打造“悦自然”阶梯课程,在雅安雨城区图书馆、雅安市中小学开展科普课堂、环保知识讲座、展览等50余场,累计服务青少年超2万人次。针对高校团队面临的跨领域资源整合难、科普成果转化率低等瓶颈,周莉君提出构建“政-企-校-研”协同网络。这一提议得到与会各单位的充分认可,张黎明处长表示将积极鼓励支持高校团队参与科普教育,推动智力资源向生态保护一线倾斜。什邡自然规划局、成都植物园蝶舞飞扬自然研学营、广州三十二号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等单位纷纷对与云木纪团队科普协同模式表示了合作兴趣。
据悉,云木纪科普工作室是四川农业大学青苗计划支持团队,近年来聚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自然教育,相关成果被《科普中国》《中国青年网》《四川统一战线》等媒体报道20余次,成为生科学子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名片。未来,云木纪团队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持续深化与各领域专家和团队的协作,持续优化科普教育产品矩阵,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
